技术简介
BENED-MBR(Biology Enhance Nitrification &Denitrification- Membrane Bioreactor)技术是我司基于传统A/O与膜生物反应器(MBR)工艺,结合自动化控制技术研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废水处理工艺。该技术具有占地面积小、耐冲击负荷强、处理效果好、污泥产量少、能耗低的特点。
技术特点
● 独有的假日模式控制技术
BEND-MBR工艺在污水站运行中,遇到节假日长时间无水无人状态时,系统可根据调节池液位控制自动进入假日模式,假日模式时,系统风机将间歇运行,同时自动投加营养药剂,保证活性污泥的状态,非常有利于污水处理系统节后快速恢复至工作状态,保证良好的运行状态和出水水质。相关专利信息如下:
表 11假日模式专利
序号 | 专利名称 | 专利号 |
1 | 水处理项目MBR膜精细化处理系统V1.0 | 2018SR984970 |
2 | 水处理电机监测控制软件系统V1.0 | 2018SR978083 |
● 大比例水力循环系统:
BEND-MBR工艺采用独有的水力循环提升设备,利用空气作为推动力,结合特殊的水力结构,形成高效节能的空气推流系统。具有大比例回流的特点,可使得污泥回流量达到20-40倍的进水流量,且只需使用曝气风机的多余风量,节约了风机选型中多余的风量,达到了节约能源的目的。
大比例污泥回流循环主要有两个作用,一是稀释进水,使得进水中高浓度的氮磷或者有毒物质浓度急剧降低,减少其对系统内微生物的毒害;二是给微生物创造稳定的生长环境,抗冲击能力极强。
相关专利信息如下:
表 12大比例循环专利
序号 | 专利名称 | 专利号 |
1 | 一种新型高效节能一体化MBR反应装置 | ZL201820735152.X |
2 | 一种节能环保型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| ZL201820725503.9 |
3 | 一种小型水处理设备 | ZL201820951965.2 |
● 一体化结构
BEND-MBR工艺采用一体化结构,将不同处理功能的单元集中于同一生物反应池中,如生物除磷区、脱氮区、曝气区、分离区(MBR)、甚至污泥浓缩池都合建在同一反应池中,这样可以节省大量的池容、占地以及管道,更重要的是工艺本身将上述的不同工艺单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,凸现工艺的整体性、协调性。
BEND-MBR工艺一体化结构使得在系统中可以实现同时硝化反硝化功能,且由于MBR的膜分离作用,污泥浓度高,氮磷及有机物的处理效率得到极大的提升,使得系统处理效率高,占地面积小且剩余污泥排放较少。
表 13一体化结构专利
序号 | 专利名称 | 专利号 |
1 | 一种新型高效节能一体化MBR反应装置 | ZL2018 2 0735152.X |
2 | 一种一体化MBR设备 | ZL201820726428.8 |
3 | 一体化MBR装置 | ZL2018 2 0957642.4 |
4 | 一种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| ZL 2018 2 0735398.7 |
5 | 一种节能环保型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| ZL2018 2 0725503.9 |
6 | 一种小型水处理设备 | ZL201820951965.2 |
技术对比
BEND-MBR技术,全称为生物强化硝化反硝化膜生物反应器,是我司近年研发的新型废水处理技术,它融合了传统活性污泥处理工艺与新兴膜生物反应器,同时融入计算机程序应用,使得水处理过程更高效,运行管理过程更简便、更智能。
表 14 BEND-MBR技术与传统A/O+二沉池的工艺对比
工艺 | BEND-MBR | 传统A/O+二沉池 |
工艺组成 | 将膜分离与传统生化处理有机结合,通过一步单元操作实现水质的净化。 | 由传统生化处理与沉淀、过滤多步单元操作组成 |
占地面积 | 占地面积小,池容小 | 占地面积大 |
污泥浓度及污泥性状 | 不需要考虑污泥膨胀等 | 需要考虑污泥膨胀 |
耐冲击负荷 | 强 | 差 |
出水水质 | 处理效率极其优良;全面优于国家现行标准。出水SS 和浊度接近于零 | 符合国家现行标准 |
剩余活性污泥 | 剩余活性污泥产量小,理论可实现零污泥排放 | 剩余污泥产量大,污泥处理费用高 |
运行管理 | 设备较少,流程简单,易于实现全自动控制,运行稳定可靠,假日模式减少运行管理难度。 | 设备较多,管线复杂,发生故障的可能性较大,一般需专业人员维护 |
应用领域
● 制药、树脂、食品加工等高氮有机废水处理
● 氮磷零排放项目反渗透系统前废水处理
● 污水中水回用
● 旧有污水处理系统改造